9游会创新教师教育体系 打造中小学师资培养培训高地

  师资体系     |      2023-11-29 22:50

  9游会河南教育学院是全省唯一一所以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干部为主的省属成人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学院担负着为我省基础教育培养培训师资和教育行政干部的主要任务,是河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河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河南总站等机构均设在该院。学院以此为依托,建院以来培养培训出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及其他专业人才22万多人。

  近年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学习终身化、教师专业化的世界潮流,学院党委和行政,全面思考现代大学理念,深入反思陈旧教师教育模式弊端,多次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与时俱进,不断超越,提出了以人为本、建构创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四个“树立”,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改变过去那种只强育为社会服务,而没有充分注意到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忽视其兴趣9游会、特长和爱好的思想和行为。进而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服务学生”的管理理念,使学生按照其特质得到充分发展。第二,树立与时俱进的多元质量观。破除过去那种重知识、重数量、重速度的单一、狭窄的质量观,建立一种强能力、高素质、高效益的多元、综合的质量观。第三,树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观。这就要求把知识和素质教育有机融为一体,既重视知识、专业的教学,又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同时又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四,树立“教育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的教育过程观。认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绝不仅是教师发布知识、学生贮存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创造、生发知识的过程。

  教师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为即将和已经成为教育者的教师,提供理解客观世界,理解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知识,提供阐释这些知识的能力,为下一代在认识、理解、阐释客观世界和自身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上提供指导,这是教师教育的最高和终极的使命与责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师教育更应该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培养“发展能力”、“创新能力”。

  全院教职员工深刻认识到,建构创新型的教师教育体系,就是要让教师教育的发展,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就是要改变教师培养目标定位较低、培养口径过窄的现状,切实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创新意识;就是要沟通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使教育资源得到完全合理的配置;就是要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科教育为主线,适当增加教育学科比重,凝练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就是要认真落实教育见习、实习、教育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应用的状况;就是要完善校校合作机制,提高教师教育为地方教育的服务能力。该院数学系毕业生陈中,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教育教学氛围,很快成为省实验中学数学竞赛教练员、年级主任、省级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经他创办的陈中数理化学校是目前郑州教育市场最具潜力的一所培训学校。

  学院通过以上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推进自身的转型,初步成为河南创新教师教育的主阵地,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人才高地。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是丰富多彩、有高度选择性、循序渐进的,并且由可以满足不同阶段教师职业发展需求的课程模块组成。在完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可以针对不同对象,实施不同的教师培养模式,使学生有高度的自主学习权利和自由探索的机会。

  为此,学院改变了以前的刚性培养方案,编制弹性培养方案。以前的培养方案都是指导性的,不具备可选择性,学生必须按部就班地学完方案所规定的全部课程,方能毕业;是以知识为中心,很少考虑与教师职业本身的联系。改革之后,学院已将师范生的课程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和拓展选修课程四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是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基础教育平台,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教育课程是形成与中小学教育相衔接的专业培养方向;教师教育课程是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以能力为主的教师教育平台;拓展选修课程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特长的机会。每一模块都有次级的课程群给予支持,而这些课程的三分之一是可选择,是以能力为中心,不过于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学完相关课程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弹性培养方案,构建了适应教师终身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从教师职业发展的需求出发,注重理念、素质、能力、知识的综合培养,完善了教师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开放学科的边界,激励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式的学习。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学科结构基本上是应对基础教育的需要而设置的,学科结构较单一,偏重基础学科,学科之间缺少相关性,影响了教师教育的水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师范院校必须建设开放性的学科结构,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注重学科的连贯性和相互渗透,使整个学科成为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在这种学科结构之中,大多的教师教育课程都需要在把握本学科前沿知识的同时,根据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打破课程原有的知识体系,重新设计课程内容,将所有的本体性知识转变为实践性知识。这样就增加了课程的目的性、针对性,有丰富选择、想像及创造的空间,能使学生从教学实际出发,带着问题,进行自我知识探究,走向真正的知识创新。

  教师职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培养教师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学院从编制培养方案开始,就规定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必须占到教学总学时的40%以上,从根本上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学院还一直重视学生的教学实习,与基础教育界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不断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学院坚持不断创新实践教学,较早建成了“微格教学中心”,从2006年起,学院就把微格教学训练作为师范生必修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适应信息时代教学理念和手段的更新,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学院还进一步强化师范生的见习、实训、实习等环节,科学设计、积极探索,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益,强调发展性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基础教育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教师。学院还以中小学改革实践中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课题研究为基础,鼓励学生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和发现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题目,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同时,还鼓励学生深入中小学,针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问题,开展教育、教学调查,写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调查报告。

  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真正培养善于反思的研究型实践者。

  由于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河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河南总站等机构均设在该院,再加上学院自身独特的历史积淀,所以学院和河南的基础教育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种紧密的联系,显现了学院办学的三大优势9游会。

  首先,自觉调整内部结构,拓展服务功能,打破封闭性的办学模式,实现师范教育向终身化教师教育的重心转移。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向前看,主动关心基础教育改革,衔接中小学与大学之间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大学职前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二是向后移,高度重视毕业生从事教育教学后的继续教育问题,主动承担起教师培训进修、深造提高、终身教育的任务;三是兼顾左右,主动把学历提升教育与非学历素质教育、近程教育与远程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构建开放式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做贡献。

  其次,学院利用设在院内的省级培训机构的优势,打破了不同教育机构不相往来的教育模式,把省内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育行政机构、培训中心和远程教育机构,纳入相互协调、共同建设的发展轨道,建立起了各类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网络。真正把教师职前培养、职初培训、职后提高和终身学习几个阶段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通盘考虑,使进入学院学习的学生,在学习和工作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方面都能收益,会大大增强学生的从业能力。在信阳固始和三门峡灵宝,学院和当地教育局密切合作,已经举办了三期职初培训和职后提高班,受到广大在职教师的热烈欢迎。

  第三,学院自身和基础教育的密切联系,在河南的基础教育之中已经形成“河南教育学院的品牌效应”,省内中小学的省级骨干教师一半以上有过在学院学习的经历。学院还鼓励毕业生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帮助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匮乏的难题,学院连续多年举办农村中小学师资专场招聘会,教育学院的学生已经成为农村基础教育争聘的优质师资。

  通过以上三点,学院形成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相互衔接的多层次、立体交叉的一体化教师教育创新体系。不仅保障了在校学生的培养质量,而且切实服务了河南的基础教育。

  创新教师教育体系,培养优质的中小学师资,既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教育的要求,也是河南教育学院人的共识。每一位走进河南教育学院的莘莘学子,都会在全新的培养理念和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下,焕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养成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优秀品质,在愉快学习和自主探究中成长为新世纪的优秀教师。